中新网衡阳11月29日电 (秦琴 夏文辉)“我与患者成功配对,这是难得的缘分。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是我作为医学生的责任。”面对来自各方的赞赏,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刘士瑜如往常一样谦逊平和。
刘士瑜为患者处理伤口。南华大学 供图
11月27日,刘士瑜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他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名11岁女孩带去生的希望。“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挽救生命,奉献社会,得到大家的支持,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刘士瑜说。
救死扶伤、乐于奉献的种子在刘士瑜年少时就已种下。16岁那年,刘士瑜因为摔伤骨折住院。在住院期间,他感受到了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护。从那时起,他便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为患者缓解病痛的骨科医生。18岁生日那天,刘士瑜送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张献血证。那是刘士瑜第一次献血,并第一次了解到中华骨髓库。后来,他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机会为他人带去新的生命希望。
进入大学后,刘士瑜选择医学专业。2023年,刘士瑜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目前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刘士瑜加入学校的无偿献血队伍,身体力行坚持献血,并带动身边的同学、朋友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截至目前,刘士瑜在6年的献血历程中,已参与献血47次,总量共计18200ml,连续2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今年7月,在学校上课的他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原来,他的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接到消息时,刘士瑜立即同意了高分辨率的进一步检验。
11月初,医生告知刘士瑜将在22日至27日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并反复向他确认是否自愿。“我愿意。”刘士瑜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毫无顾虑地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前期准备。调整作息、坚持锻炼,他争取以最佳状态迎接这项特殊的任务。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刘士瑜说:“不仅是医务人员能做到,各行各业都能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每个平凡人都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将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完)
今天(11月28日),跨越伶仃洋、连接广东深圳市和中山市的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距离明年建成通车又近了一步。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级工程。那么,超级工程,有何“超能力”呢?点击视频↓↓↓
视频:主播说联播丨超级工程,有何“超能力”?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首先当然是“超震撼”,大家从画面上就会有直观的感受:浩瀚洋面上,桥梁如巨龙蜿蜒,西人工岛似鲲鹏展翅,而在我们看不见的海底,还铺展着水下“长龙”沉管隧道。而这样的超级工程,自然有“超高难度”,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双向八车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面对江海出的难题,超级工程迸发出了“超级智慧”,刷新了诸多世界之最。一位建设者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之前到国外的类似工程去调研学习,外国人不让我们靠近看,而经过5年的研发和施工,如今中国人自己造出了更好的。
您看,超级工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工程成果本身,还有一项项技术突破。此外,超级工程有“超大意义”。深中通道通车后,不仅深圳市和中山市将进入“半小时生活圈”,还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我们的超级工程从来不是为了炫技,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福祉。
今天,另一个宇宙级的超级工程也有好消息,中国空间站的超高清全身照首次公布,真的是超惊艳。
我们赞叹于超级工程上天入海的“超能力”,更不会忘记,“超能力”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全面发力,更是每一位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房家梁】